和平古镇建于唐代,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。和平镇民间文化遗产丰富,许多民间活动相当奇特,具有观赏价值,如活化石诺舞、独特的龙灯烛桥;和平"三绝"-摆果台、观星茶、游浆豆腐都能吸引游客,很多明星都来参观过
和平古镇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小巷。城堡里有两条连接东西门和南北门的街道。街道两侧纵横交错的小巷中间铺着青石板,两侧铺着河卵石,有的全部铺着河卵石。贯穿古镇南北的旧城街被称为"福建第一街"。
早在唐天成元年,和平就有五天一市期。每逢市场日,有5000或6000人赶和平街交易,长约600米,宽约4-6米,造成拥挤和秩序混乱。因此,清道光对街道进行了三年的修整,整顿了市场秩序,并在和平街街口立了碑,碑文为:"道光三年,合市修街。黄氏医生是黄崖第三房郑氏第十九世孙黄映璧的宅第。黄氏自雍正至嘉庆间祖孙三代均为医生,称为"一门三大夫"。清嘉庆十七年(1812年),黄映璧为奉直大夫,直隶州五品知州。
黄氏"大夫第"号"大东家"。黄氏位于镇北门"大夫第"共有三个庭院,位于和平主街东西两侧,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。街东两座并排相连,东西两座,后屋原有花园和舞台。不幸的是,舞台已经被拆除。
21世纪和平民居建戏台只发现了这个案例,绝无仅有,实属罕见。街西一座,西朝东。黄医生第主院落建筑技艺精湛。砖石牌坊式八字门楼,砖雕精美,气势恢宏。四幅主画面采用粗犷的写意技法,雕刻梅、竹、松、锦鸡、鹤等物品,谐喻"松鹤延年"、"富贵长留"、"竹报平安"、"锦绣美满"。文化内涵深刻,地方特色丰富。主合院为三进二厅,正厅为一厅三天井,均为三开间,南侧有护厝。房屋为穿斗式结构,大式做法,木构件小巧细致,瓜柱、月梁、雀替、花窗、隔扇雕刻精美,栩栩如生。
除了雕刻精美的花草,花窗还雕刻了蝙蝠和鹿。蝙蝠象征着蝙蝠"福",鹿象征"禄",充分展现了主人祈福的美好愿望。这里的天井采用暗沟排水,水漏设计成铜钱状,雕刻精美,包含"肥水不流外人田"之意
当然,和平有很多特色小吃,尤其是和平三绝中的和平游浆豆腐和馒头,也就是拿扎提